发布时间:2024-11-15 10:51:03
甲沟炎,顾名思义是指甲周围的组织受到感染引发的炎症,尤其是指甲两侧的甲沟部位。这种病虽小,却可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,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。甲沟炎常因甲周皮肤受损后细菌或真菌入侵导致,一旦发生,就会出现红肿、疼痛,甚至化脓,特别是当穿鞋、洗手、使用手指时都会引发剧烈的疼痛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了解甲沟炎的成因、症状及治疗和预防措施。
甲沟炎(Paronychia)是指指甲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感染性炎症。根据感染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,甲沟炎可以分为急性甲沟炎和慢性甲沟炎:
急性甲沟炎:一般发生较快,通常因细菌感染引起,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此类甲沟炎多发于指甲受伤、拔倒刺或指甲剪得过短等情况下。
慢性甲沟炎:则因反复受到刺激或过度潮湿引起,往往是真菌感染为主,常见于家庭主妇、厨师、清洁工等需要频繁接触水或化学品的人群。
甲沟炎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红肿:感染的甲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症状,并伴有压痛感,触碰时会引起不适。
疼痛:甲沟炎发作时疼痛较为明显,尤其在按压或碰到患处时会有明显的刺痛或跳痛感。
脓液:急性甲沟炎在严重感染时会形成脓肿,可能会在甲周出现黄色或绿色的脓液。
指甲形态改变:慢性甲沟炎会影响指甲的生长,导致指甲变形、变厚、发黄等,甚至指甲逐渐剥离。
甲沟炎的发病原因多与外界刺激及感染因素相关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甲周皮肤损伤:频繁修剪指甲、拔倒刺、过度修剪角质等导致皮肤破损,为细菌或真菌入侵提供了通道。
长时间潮湿环境:经常接触水或化学物质,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易受真菌感染。
指甲外形问题:天生指甲形状向内生长或甲床窄小的人群更易发生甲沟炎,尤其是当指甲不断刺激甲沟时。
免疫力下降: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易受细菌、真菌感染,出现甲沟炎的概率也较高。
对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甲沟炎,治疗方式有所不同:
温水泡洗:早期甲沟炎可以用温水浸泡患处,每次浸泡15分钟左右,有助于减轻疼痛并缓解炎症。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盐或碘伏,进一步抑菌。
抗生素药物:对于急性甲沟炎的患者,尤其是有脓肿的情况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或口服抗生素药物,以控制细菌感染。
局部消炎处理:使用消毒棉棒蘸碘伏或酒精擦拭甲沟部位,有助于控制感染。如果感染较轻,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或消炎软膏。
切开引流:对于脓肿严重或脓液较多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切开引流手术,通过清除脓液来减轻症状,防止感染加重。
抗真菌治疗:慢性甲沟炎多为真菌感染引起,因此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,外用抗真菌软膏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需要较长疗程。
激光治疗:对于反复发作的甲沟炎,可以尝试低强度激光治疗,减少局部炎症并促进组织修复。
预防甲沟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指甲及手部护理习惯:
正确修剪指甲:修剪指甲时应避免剪得过短,尤其是指甲边缘,避免产生倒刺或造成甲沟部位的皮肤损伤。
保持手部干燥:尽量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如洗碗、洗衣等操作可佩戴手套,保护手部皮肤,避免潮湿环境下滋生真菌。
避免频繁修剪倒刺:如果出现倒刺,不要用手撕扯,可以使用消毒的指甲剪小心修剪。
减少刺激物接触:接触化学品或洗涤剂时佩戴手套,防止手部皮肤长期暴露在刺激物中受损。
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:手部皮肤如有小伤口或破损,及时消毒和处理,防止细菌或真菌入侵。
甲沟炎虽小,但一旦发作往往带来持续的疼痛和不适,影响生活质量。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日常护理,甲沟炎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,以防感染加重。
肤康皮肤科医院《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》:粤(A) 广 (2022)第190号